为构建全过程、全要素的审计整改工作流程,近日,市审计局出台《南京市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坚持审计“上半篇文章”和“下半篇文章”一体推进,对审计整改工作的“前期准备、挂号销号、督促检查、整改报告、结果运用和考核”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并实施流程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推进审计整改责任机制落地落实和整改工作机制高效运行,全面提升审计监督对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保障作用。
一是突出闭环管理,创新整改工作向前延伸。该办法注重整改工作贯穿审计全过程,有效融合审计“上下半篇文章”。办法规定,把审计整改工作向审前、审中环节延伸,在立项、审前调查、实施、报告、建议等环节预先考虑整改要求,让审计揭示问题更深入,风险点揭露更及时;审计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系统优化审计整改挂销号流程,强化三级复核质量管控责任;项目结束,针对审计整改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并将审计结果运用在全市高质量考核中,强化被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
二是突出精准施策,创新整改措施分级分类。该办法强调审计组应对查证问题进行分析核实和综合研判,合理界定审计整改类型。办法规定了审计查证问题分类标准,增加审理对整改要求和问题分类标准的适当性提出意见;借鉴巡视巡察整改的先进做法,进一步丰富审计整改督促“工具箱”,按问题整改推进力度分别用“催办、会商、约谈、现场督查、重点督办、整改审计”等方式开展跟踪督促,强化整改落实推进有力有效。
三是突出整改效能,创新整改成果利用途径。该办法要求整改牵头部门按审计查出问题的重要性和行业领域梳理问题清单,定期向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报告分析结果,分级分类推动整改落实,促进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和治理能力提升;定期分析整理整改典型案例,将整改案例纳入党校或其他培训教育内容;编制“风险提示手册”,印发相关单位开展警示教育,发挥审计“审帮促”作用。(韦璐)
(转载自:南京市审计局)